方法是(B)A回灌地下水B集中处理C各排污单位负责净化责D排放到郊区4低级营养级生物能向上一位营养级生物提供的能量,通常只有(B)A、115B、110C、18D、155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是(B)A中央决议B宪法C经济法D全国人大决议6在某些地方,人为地减少了有害昆虫的天敌青蛙,导致农业减产,这体现了(C)A、“能流物复”律B、“相生相克”律C、“负载有额”律D、“协调稳定”律7秦朝《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山林及雍堤水。……这实际上就体现了现代所说的:D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负载有额”律8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所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所针对污染的水域是(C)A长江B黄河C淮河D海河、滦河9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B)A一级消费者B、二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混合消费者A10生态系统全部生命的能量都来源于(A)A太阳B空气C
1
f水D土壤11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D)A《21世纪议程》B《里约宣言》C《增长的极限》D《我们共同的未来》12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琏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C)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量金字塔C生物放大D物质循环13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D)A原生环境问题B生态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第二环境问题14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一致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C)A社会规律B经济规律C自然规律D阶级利益1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C)A物B行为C物和行为D物和行为、精神财富1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主要的是(A)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合物D一氧化碳17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D)A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B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破坏C自然环境破坏和人工环境破坏D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18大规模环境污染在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中首次出现在(C)A人类社会早期B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C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D当前19在国际环境法律关系中,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A国家B国家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D公民2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B)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为(BD)A生态环境B人工环境C城市环境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2国家进行环境与资源管理时,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ABC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