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烈的掌声祝福云南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建又用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告诉大家,云南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f的成立,标志着云南广电网络整合迈出了新的步伐。2009年6月26日,云南省委常委会正式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若干意见》。有了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连出重拳:12月18日下午,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举行揭牌仪式;23日,云南出版集团正式更名为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全部取消事业法人资格,注册登记为企业法人;30日,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此外,为了更好地规范文化市场秩序,12月28日,云南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在昆明挂牌成立,意味着云南文化市场将一改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更集中、更有效的监察。民族文化:云南现象云南现象”的土壤民族文化:“云南现象的土壤历经多年改革风雨、尝过失败阵痛的云南人认识到,还是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打好民族特色牌,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云南省文产办专职副主任、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看来,云南过去简直就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云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着25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的特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元谋猿人、腊玛古猿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古滇青铜文化、大理南诏文化、爨文化、抗战文化等构成了云南历史文化的主线,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为代表的文化足迹至今充满着无穷魅力,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正是云南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早在1996年,云南就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全国最早提出该口号的省份之一。2001年明确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并列为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不仅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长足进步,而且文学艺术成绩斐然,“云南现象”逐渐在全国叫响。这个偏居红土高原的边疆大省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正是借重丰厚、博大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巨轮飞速向前,诞生了一大批誉满全国的文化精品:《丽水金沙》、《云南映象》、《花腰新娘》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塑造了一个区域文化产业的成功典范。然而,云南并没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