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6、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7、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8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4
f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10《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
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过万重山。11、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
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
水”为首来写。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情肃杀的气氛。13用一个字概括出下列语句体现出的三峡特点。
(1)、三峡七百里。特点:长(2)、两岸连山,重岩叠障。特点:险(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特点:窄14、作者写三峡之水,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同季节三峡水的特点。夏季:水涨流急,交通阻断。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15作者在写夏季江水波涛汹涌之势时,在浪尖上绘出了一叶小舟,其用意是什么?作者把小船和飞奔的马相比,既突出江水上涨之势,水流之快,又赋予雄奇生命力,使读者对江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6、《三峡》以准确精练的文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地理形势和景色特点,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文章采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有时从正面进行描写,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时从侧面加以衬托,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有时是生动的写实,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有时是形象的夸张,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从侧面写出了:三峡之流无可凌越的湍急,这里是形象的夸张。(水流之疾)
5
f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其中“奔”的含义是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