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泥用量控制: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控制在450克立方米以下,经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减10千克,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1℃。选择质量优良的粗细骨料:根据结构最小断面尺寸和泵送管道内径,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的粗骨料。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可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可泵性,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进而减少水化热。例如5~40毫米粒径比5~25毫米粒径的碎石或卵石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6~8千克立方米,降低水泥用量15千克立方米,因而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为宜。实践证明,采用细度模数28的中砂比采用细度模数23的中砂,可减少用水量
第15页共22页
f20~25千克立方米,可降低水泥用量28~35千克立方米,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热,混凝土温升和收缩。添加掺合料:除了掺加具有减水、增塑、缓凝、引气的泵送剂,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能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并且能够补充泵送混凝土中粒径在0315毫米以下的细集料达到占15的要求,从而改善了可泵性。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粉煤灰之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如混凝土在1~28天龄期内,掺加20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其温升和水化热约为未掺加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80。可见,添加粉煤灰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温升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612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改进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对于浇筑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8℃。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原材料温度,粗细骨料遮阳防晒或洒冷水降温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除此之外,搅拌运输车罐体、泵送管道保温、冷却也是必要的措施。613改进工艺: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10或节约水泥5,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振动工艺,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而
第16页共22页
f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