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想
项目是建筑公司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公司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和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与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建筑公司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⑴、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公司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公司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或承包者配置;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⑵、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公司的员工,与公司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配置,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公司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我们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
模式类型
激励约束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
承包模式
⑴激励约束的客体(对象)分为两类:承包者、项目其他人员。
⑵承包者。主要激励措施:允许承包者承包并保持政策连续性。约束措施:风险抵押金、控制收款,控制印章,对重要环节审批,派人驻现场监督,加强过程检查,解除劳动关系等。
⑶其他人员。由承包者而不是由公司进行激励约束。主要激励措施:物质奖励等。主要约束措施:物质处罚、退回公司或辞退等。
⑴承包者。公司对承包者的约束力较弱,经常是包盈不包亏。
⑵其他人员。一是激励约束措施基本以钱为主,简单、“粗暴”。二是项目内部同样存在“搭便车”、损私肥私的现象。三是缺乏归属感。
目标责任制模式
⑴激励约束的客体(对象)分为两类:项目班子、项目其他人员。
⑵项目班子。激励措施: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位晋升等。约束措施:风险抵押金、行政约束、纪律约束等。
⑶其他人员。激励措施: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
⑴项目班子。存在两个极端:权力过小,事事请示,效率低下;权力过大,自行其事;奖励不足,约束不交圈。
⑵其他人员。激励约束方式相
学习参考
f
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