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教育的艺术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大学毕业进入学校成为教师之前,我就看过陶行知的一个教育小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那就是“四块糖果”的故事。那时的陶行知担任育才小学的校长。有一天他发现一名学生用泥块砸同学,马上阻止了,并请那个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当他来到办公室的时候见那名学生已在门口等了。陶行知当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那名学生接过糖果后,他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他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学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一听陶行知说完,那名学生就哭着说:“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于是又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多么不动声色的爱的教育,在肯定学生中,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效果比起简单的说教、批评要见成效得多。批评与否定更加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本着一颗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心,竭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赞扬他,鼓励他,使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它。
闫墨翰同学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非常差,平时总是不能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不写家庭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家务繁忙,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母亲说他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
f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