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1822设备电气投资估算32823其它直接投资费估算33824间接费和工程总投资估算34九章附图35
28
前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的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污等污染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使我国畜禽养殖业面临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在不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前提下,实现畜禽养殖的快速增长,改变传统的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利用畜禽粪水开发利用生物质产生清洁的能源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制取清洁能源沼气,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f受居民的饮食结构、畜禽产品的增殖性能、生产投资等因素影响,中国猪肉食用量在肉食消费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养猪业在畜禽养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83年到2005年猪肉消费占肉食品比例均大于60。2004年中国肉猪存栏481891万头,出栏618007万头,猪肉产量4701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肉类人均占有量达5573kg人,其中猪肉3617kg人,超过世界猪肉人均的1574kg人。2004年我国全年畜禽养殖业粪便废弃物的产生量为2576亿吨,其中猪年排泄粪便为1231亿吨,占总粪便量的478,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必然导致更大量的粪便废弃物,因此猪场粪污水的治理成为畜禽污染治理的关键。随养殖数量的增多,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畜牧业的规模化、区域化和产业化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2005年生猪规模化达饲养水平达到372。在“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目标中预计,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继续向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到2010年主要畜禽品种适度规模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的产品比例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养猪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肉食来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带动了地方农牧副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社会劳动力,增加了社会就业,实现了农民增收;大型养殖场的建设提高了养猪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然而,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这些有机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质能和有机肥资源,如不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而直接排放,不仅严重污染了水源、生态自然环境,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粪水四溢,将导致病菌传播,对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安全生产也将产生限制。因此,必须对大中型养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