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组研究前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情况比较,实验组增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比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28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研究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实验组比对照组血压控制正常水平的人数增幅大,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控制水平比较,研究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实验组比对照组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大,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
f3讨论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明确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慢病干预措施,强调患者在管理所患慢性病方面的责任和潜能【4】。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一方面家族遗传有关,另一方面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高钠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和精神紧张等。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适量运动、戒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依靠患者的责任和坚持。此次研究表明,实验组在开展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后,高血压知晓情况、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控制水平要比对照组效果较好,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大,(包括戒烟、减盐、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其中限酒行为改善程度两组对照相差不大,可能跟本社区的生活习惯或者患者对饮酒的认识水平有关,还待于进一步探讨。总之,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可以使患者更积极主动、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促进了医患间互动交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能更有效地指导患者。作为临床医生,除了基本知识外,要重视提高现代防治知识和综合防治技能。此次研究表明,医生可以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方面入手,提高控制高血压的效果。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医疗互动模式,它将是适合我社区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新型的值得推广的慢性病医疗模式。
f参考文献:1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前言:1~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84傅东波,傅华慢病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4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