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一、(1.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2.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B中“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故选B。3.答案:A解析:B中缺少语句成分,C中语序不当,D中主谓不当。4.答案:A解析: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9二、分,每小题3分)(5.答案:C解析:C与原文意思不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要求各个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6.答案:B解析: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7.答案:B解析:A原文没提到这一点,C原文只说是更有价值并不代表更值得保护。D并不是所有社会传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9三、分,每小题3分)(8.答案:D解析:挠的意思是屈服不是阻碍。9.答案:C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①为皇上所言,排除了B,D由A,C差别可知③正确,故选C。10.答案:D解析:“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文档
电话:01085752297传真:01085752297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25层
1
f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23分)四、(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11.答案:(1)译文: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是酷吏的过失,而劳民伤财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办法。(2)译文:大多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解析:本题考察了对原文的理解,注意对个别关键字的翻译,然后将句子愿意翻译出来即可。12.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解析:本题考察了对宋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