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历史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总分值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中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中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A.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4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导致错失第一次重大机遇的政策因素是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八股取士D.盐铁官营6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AB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辛丑条约》结论多数知识分子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中国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制度,不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封建伦理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