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最新面试热点点这里!
2016年国考面试哲理类题目开宗明义的三个方法
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中公教育面试频道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形式为考生整理了大量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最新热点、面试案例、面试模拟、面试课程以及常用的面试礼仪等供考生学习提高。还有疑问?点击这里一对一在线咨询。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主要分为时政类和哲理类这两大类。多数考生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哲理类题目比时政类题目容易作答。殊不知,要想答好哲理类题目并不是一件易事。考官在评价一个考生时首先看考生提出的观点是否准确,根据考生提出的观点中考官可以看出这个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广度。如果一开始就提错观点,那后面就很危险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若想开宗明义,提出准确的观点,应该把握住以下三点:一、关键词解读在理解哲理类题目时,要准确把握和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这是最基础的思维方式,只有解读好关键词,才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进行后续答题。所以在锁定题目关键词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全面,二要细致。例如:“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而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多一份努力,得千分收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题目中的数字形成了鲜明而直接的对比,但是,关键词是后面一句“多一份努力,得千分收获”,可表述为:正因为多了001的勤奋,才能够获得千分的收获,这两个等式告诉我们,点滴的努力能够换来巨大的成就。二、意义的引申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f专家解析最新面试热点点这里!哲理类题目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有些题干非常简短,不用去概括总结。但是还要针对题目中的内容论述二至三分钟,这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不能针对题干中的内容就事论事,应该结合实践引申至做人、做事、做学问上。意义的引申,可以是由单个到多个,由特殊到普通,由物及人。例如,“新装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的现象称为磨合效应,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磨合效应的理解。”此处,我们就可以由物及人,把机器的磨合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磨合,即得出观点:人与人之间需要不断磨合,在接触中不断改变自己,适应对方,消磨自己的棱角,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从容。三、概括与提炼很多考生在作答哲理类题目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