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革大一统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在那时中国人民银行是惟一的银行机构,集金融管理、工商贷款、储蓄和货币发行为一体。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自此,国家第四次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即承担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的专业银行。1984年从人民银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专门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加上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原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至此形成了人民银行与四家专业银行各司其职的二元银行体制。这是中国国有银行业的第一次改革。(二)、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改革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改革1994年以来,中国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3家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四家专业银行过去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而明确了四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第二次改革。、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改革(三)1998年国家向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人民币补充资本金。1999年和2000年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共1393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首先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向两家银行注资450亿美元,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银行改造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而开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伟大实践。随着中建两行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他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次改革。这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在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此,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具体包括“十条标准”和“七项考核”指标。“十条标准”即: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对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目标和问责制度;精心选择、引进
2
f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股权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