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第1页(共5页)
4.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篇名补充完整。(2分)⑴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国牺牲!(《少年》)
⑵见少年跑了一会儿,忽而把脚步放缓,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力就渐渐减弱,坐下休息了好几次。(《少年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
f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C.①微斯人.D.①南极潇湘.)(2分)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草记贾平凹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而去了。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颜渊、季路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