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一、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绪论
2、产业部门与重大建设项目的区位研究。6、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3、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4、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7、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8、公司(企业)区位决策与空间扩张研究。
第二章概念:1.城市区位型工业及其特点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概念: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建筑但收益回报很高的工业,如服装、出版、印刷工业。特点:其空间收益随着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急剧下降。2连结度:表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β越大,说明交通网络越发达。
度)
EV
边的数量顶点的数量(β表示交通网连结
3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Aii点到其他点的距离的总和,越大,说明不同顶点间移动更难。(比较的是网络内部的顶点)
AiDij
j1
(Dij为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j1改为i1)
4分散指数: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D表示各顶点到其他顶点的距离的总和,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比较的是不同的网络间的通达性)5供应园商: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指围绕某一使多种原材料的组装企业而形成的
为该企业提供零部件供应商的聚集区。供应商园的出现表明:现代经济活动区位已经不是以前那样被动接近原材料地,而是通过重新组织原材料地来达到现代社会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P40
6能源的分类:
1
f7、交通的三个基本要素:交通网(交通线)、交通流、地域。
8、交通运输发生的前提(美乌尔曼):互补性、干扰性(可介入性)、可运输性。9、交通运输生产的特点:产品非物质性(用人公里或吨公里表示);非实体性(脱离运输就
不存在);产品的同一性。简答题:1、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圈层分化的形成机制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经济作业的空间和活动场所,其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作用。不同的工业类型要求不同的土地条件:①如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尤其是生产工艺和制造工程连续化的钢铁、石油冶炼、车辆制造等要求地势平坦、面积大且承压力强的土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