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手机行业质量管理讲座(一)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中国巨变令世人瞩目、更是令国人自豪。总体上讲这30年的发展是以“GDP至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很多时候是追求量大于质的时代。但随着WTO的加入与中国保护政策的全部放开,中国制造的产品逐步走向国际舞台、走向国际市场。但由此而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犹如40年代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窘境。尤其这几年来一系列的质量危机事件的发生。我想大家和我一样始终还是历历在目。例如:毒狗粮事件、牙膏事件、儿童玩具、海鲜食品、汽车轮胎、冻饺子、大白兔奶糖、大头娃娃事件、还有就是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也反映出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也让世界对中国制造大大折扣。三鹿事件吹响了“食品安全”的革命号角,政府首当其冲颁布并完善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整顿、整治食品这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企业更是打出绿色食品,无公害,放心满意等口号,力图重新建立消费者对于品牌信心。一时间,“质量”成了老百姓衣食住行最为关心的生活焦点。其实,质量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人类社会有了生产活动之初,便产生了质量活动,小到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大到环境、社会安定、国民经济,质量历来是企业常青与国家经济发展强大的重要支柱之一。
让我们翻开日本的历史吧,二战败后的日本,经济一片狼藉。弹丸小国,面积比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还小,但是人口却有美国的一半,并且几乎没有自然资源,日本人面临着生存挑战。当然,他们的企业家也在试图做艰辛的尝试,把产品输入海外市场,但产品上的“Madei
Japa
日本制造”标记成了国际上的大笑话,因为它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甚至有些日本公司想方设法都要在一个名为“USA’的日本小村庄开厂,因为这样他们的产品就可以打上“Madei
USA美国制造”标记。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为表示支持日本战后重建,曾派遣包括戴明在内的大批专家,到日本做过一般性访问。1950年6月,戴明到达东京。7月13日晚,科工协会长设宴欢迎戴明、当时日本最有实力的21位企业家全部到场,无一缺席“房间里人数不多,却控制着日本当时80%的资本。”所以,当他回答“日本企业应该如何向美国企业学习管理”时,便直言相告:“不要复制美国模式。你们只要运用统计分析,建立质量管理机制,5年之后,你们产品的质量将超过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