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教育法规导论第一节依法治教概述1981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实施,拉开了中国依法治教的帷幕。《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一、依法治教的含义依法治教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具体指用法律来规范教育管理,协调教育关系,指导教育活动,解决教育纠纷,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一)具有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二)具有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三)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五)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三、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一)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四)依法治教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第二节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教育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它既是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又是我国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二)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1在中国境内实施的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2我国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3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的管理和监督,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五)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第三节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一当前我国依法治教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纵向层次的问题:下位法律滞后问题相当严重,地方性法规缺乏特色;2横向层次的问题:教育立法缺口很大,实体法较多程序法缺失。(二)教育执法中的问题1教育法律意识淡薄,2教育执法的严肃性不够,3教育救济制度不完善,4教育司法制度不健全。二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一)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二)依法治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三)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改革;(四)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