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产镍含量12%~16%,镍铁比应大于0.15%,而MgO≤30%。2镍矿P0.005%,S0.05%。3烘干镍矿结晶水至不大于3%,吸附水不大于3%。4烘干或烧结镍矿含碳量不大于2%。5烧结矿5~80mm粒度比例应大于80%。6烧结强度,转载指数应大于70%。2.2焦炭1固定碳应大于84%,P≤0.03%,S≤0.06%,无杂质。2粒度:20~40mm。3转载指数应大于8.0%。
f2.3石灰1CaO90%,P≤0.005%,S≤0.06%,生烧、过烧总量不超过5%。2粒度30~80mm,小于5mm的粉末不大于总重的10%。2.4石灰石CaO50%,P≤0.005,S≤0.06%。3冶炼原理中钢吉铁使用的镍矿属于红土矿即氧化矿,镍在矿中以NiO的形式存在,在冶炼的过程中,采用选择性还原工艺,合理使用还原剂,按还原顺序NiO、FeO、Cr2O3、SiO2进行还原反应,反应式为:NiOCNiCO↑FeOCFeCO↑△G68800-70.68TCr2O33C2Cr3CO△GΘ123970-81.22TSiO22CSi2CO43
Θ
12
△GΘ17010089.82TNi、Fe、Cr被还原后,形成共融体,同时伴有合金的渗碳和硅化物的产生,形成粗镍合金。4矿热炉生产镍铁的不足
f中钢吉铁冶炼粗镍合金首先在1MVA电炉上进行生产试验,工艺理顺后,在5MVA、12.5MVA矿热电炉上进行生产,采用渣铁在一个出铁口同出的方式。但在大容量电炉生产的过程中,却频繁出现出炉后断流、负荷不足、产能大幅度下降、合金含硅高、夹杂多、炉衬寿命短等问题。经过技术分析,有几个方面原因。4.1供电制度不合理镍铁冶炼的还原反应是在镍矿熔体的界面上进行的,为控制FeO的还原,采用选择还原工艺进行生产,还原剂使用量很少。以镍矿为主的炉料,在炉内大部分呈非熔融状态,在电荷非熔融态或液态时物质运动慢,因此炉料的比电阻大。电炉渣铁排出后,炉内的导电介质大幅度减少,低电压大电流的供电制度不适应该种冶炼生产,电极端部的弧光短,电流在熔融很少的炉料内传输严重受阻,产生断流或给不足负荷的现象。据相关资料介绍,镍铁生产的供电原则是高电压低电流,与传统的矿热炉的供电制度相反。因此,为解决断流现象,相应的提高电炉二次电压,减少负荷不足的现象,但由于其变压器二次侧未进行提压改造,因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2碳质炉衬寿命过短5MVA、12.5MVA电炉生产镍铁,3个炉衬平均寿命为45天左右。在炉衬使用过程中,三层碳砖均被侵蚀,甚至侵蚀到炉底耐火砖处,都是因炉底碳砖被消耗殆尽而造成的。中钢吉铁一直采用矿热炉碳质炉衬生产镍铁,炉衬寿命短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由于镍铁合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