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单选1股东大会的性质:企业最高权力机关多选1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3个):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委托代理、纵向授权,激励与制衡机制并存2股东大会充分调动股东积极性:同股同权、累积投票制3独立董事设计的理论依据:代理成本理论、董事会职能分化理论4股东的权利:质询权、表决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收益权、解散公司请求权、诉讼权、优先权5董事会的职责:1)执行权:召集股东会会议,执行股东会决议2)宏观决策权3)经营管理权4)机构设置与人事聘任权6广义代理成本:委托人与代理人间因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存在的非协议,非效率的剩余损失。委托人为了自己的效用而对代理人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激励监督产生的约束成本和监督成本:代理人薪酬、中介费用、损失7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5个):1)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规定有任职资格2)具有《意见》要求的独立性3)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法律法规4)具有5年以上法律经济工作经验或其他必要经验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8专业委员会的构成: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9激励的基本原则:目标结合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原则、引导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原则、按需激励原则10约束机制要素的内容包括:市场约束要素、法律约束要素、行政干预要素、预算约束要素、责任约束要素11会计控制的目标: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安全性、责任性12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贡献表现在:价格发现功能、收购兼并功能、激励约束功能、流动性功能13机构投资者的优势:信息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14内部控制的五个发展阶段(5个):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综合框架阶段、风险管理阶段15内部控制进入成熟的标志: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报告)16内部牵制制度的科学合理性(2):互相有了制约、两个部门的舞弊可能性低于一个部门17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18内部控制按控制的地位分类:主导控制、补偿控制层次分类:战略、管理、作业方式分类:预防性控制、补救性控制19风险的主要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不可确定性、动态可变性、可测性20EVA标准:从股东角度考虑了企业所有投资成本21风险的分类:按照来源: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按照影响因素:行业风险、经营风险按照成因分类:经营、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