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学校、六苴镇党委、政府和教育局报告。2、处置措施(1)接报后,校长、值日教师和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及时疏散师生。(2)组织人员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报告。(3)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当地卫生所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4)迅速组成现场指挥机构,可分现场指挥组、事件调查处置组、接待组、后勤保障组分工负责,高效处置。(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离现场,其余人员驱散。(6)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且较为严重的,须立即拨打110报警。3、疏散人员(1)当事人所在的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余各室关闭门窗,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故。(2)确保教师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4、注意事项(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3)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学校。
(二)火灾事故1、报警程序(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6386119),报告内容要详实、准确,地点要具体,火灾起因或燃烧物性质要明确,要等到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3)在向中心学校、教育局、政府领导汇报的同时,要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2、组织实施(1)在报警的同时,迅速组织教职员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2)迅速组织被困人员撤离,若一时撤离不出的,要迅速引导被困人员采取自救措施,等待救援人员求助,在撤离时必须坚持先学生后教师、先妇女后男士、先小孩后大人的原则。在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4)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和组织扑救。(5)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扑火。3、扑救方法
f(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3)扑救用电器具、用电线路火灾,应先切断电源。4、注意事项(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