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Gregoria
cha
t)
1形成经过:约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雷高利一世为了规范各地区的音乐礼仪形式而编写的宗教歌曲集,约公元9世纪末,在查里曼大帝的力推广下,得到进一步修订和发展。
2历史意义:(1)西方艺术音乐的第一批作品(2)唯一的单音音乐形式(3)西方近代音乐创作的基础(4)随着圣咏的推广,形成了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的发展
3基本特征:(1)单声部(2)无伴奏(3)无固定节奏(4)纯男声演唱(5)内容选自《圣经》(6)拉丁文歌词(7)9世纪后用纽姆谱和四线谱来记(8)采用教会调式(9)风格冷静、超脱、肃穆
4用途:(1)日课经文(office)或Dailyoffice(2)弥撒仪式①特定弥撒(prape)②常规弥撒Ⅰ慈悲经
f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音乐史部分内容划定(内部资料)(常规弥撒五部分)Ⅱ荣耀经Ⅲ信经Ⅳ圣哉经Ⅴ羔羊经
5圣咏的发展横向(1)附加段(trope)p23在原有雷高利圣咏的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形成圣咏的扩展。(2)继续咏(seque
ce)p23在弥撒礼拜中,继续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后,开始是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脱离“哈利路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也被称为“哈利路亚附加段”。纵向复调综合宗教剧(lati
drama)p24由戏剧性的附加段演变而来,在附加段中加入一个音乐伴随的短小仪式剧,形成宗教剧。
6旋律类型(1)音节式一个音对应歌词的一个音
(2)纽姆式两个或多个音对应歌词的一个音
(3)花唱式十几个或更多的音形成一个花唱片段来对应歌词的一个音
二、复调音乐的起源
1主要形式:(1)奥尔加农(orga
um)p25来源orga
(管风琴),中世纪
的第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在圣咏声部的下方加入平行四、五、八度的新声部,也可做为中世纪所有复调音乐形式的统称,二声部。有①平行奥尔加农②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③花唱式的平行奥尔加农(2)狄斯康特disca
tusp28是一种节奏风格,用长(扬)、短(抑)格的节奏模式来组织花唱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形成音对音的织体形态,乐曲整体显示分句的结构特征。(3)孔杜克图斯(co
ductus)p29中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之一,三声部,运用节奏模式(狄斯康特风格),内容世俗化。(4)克劳苏克(clausula)p3013世纪用狄斯康特风格写的圣母院复调圣咏,目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替换礼拜仪式中的其他段落,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复调体裁,大多是二声部的复调音乐。(5)经文歌mototp32中世纪最成熟的复调音乐形式,源于克劳苏拉,也被称为“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