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四标段沉降监测方案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四标段沉降监测方案
1总则
为统一津秦客专高速铁路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101
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102本细则适用于津秦客专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
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要求。103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线下工程实际变形特征。104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准确预测结构物工后沉降。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105沉降变形观测是确定无砟轨道铺设关键时间节点的主要依据之
一,必需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106沉降变形观测过程中必须与评估紧密结合,加强动态协调,以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107107工作依据如下: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1
f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四标段沉降监测方案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7有关沉降观测系统的设计文件、图纸;8招标文件及建设单位其它有关技术要求。
108术语、概念
1基准点:设计院所提交的二等水准控制点,一般每2KM布设一个。2工作基点:当基准点观测条件不满足要求或不方便时,可埋设加密点为工作基点。3监测点:施工构筑物的沉降变形观测点,根据设计图纸布设。4工后沉降量:当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2
工程概况
201线路概况津秦客运专线四标段起迄里程DK163918至DK233150线路全长69266km,跨越二、三、四三个施工坐标系,断链6处,均为长链,长链总长度为29347101m线路跨越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管辖内的四个县,其中滦县30402km,迁安市3394km,卢龙县2591km,抚宁县956km。202主要工程数量特大桥及大中桥梁33座,总长282875km,占正线长度的408;隧道14座11077km,占正线长度的1604,路基长度301835km,占正线长度的436,站场1处(滦河车站)。
2
f津秦铁路客运专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