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不断提升。(二)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32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30万吨,关闭小火电295万千瓦。实施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7条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1,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1天。第八次土地卫片检查通过验收。注重打基础、谋长远,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三)注重打基础、谋长远,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针对影响和制约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薄弱环节,未雨绸缪,超前谋划,“一库、一电、一城、一院、四条路”等重大基础建设成就显著。庄里水库列入国家“十一五”开工的大型水库项目十电2×60万千瓦机组通过国家立项审查台儿庄古城重建工程启动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枣庄港、台儿庄复线船闸等运河航运扩容工程建设顺利京沪高铁枣庄段、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全市人民多年的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粮食总产增长73小麦单产435公斤,创历史新高。火樱桃将首次在春节前上市,成为“江北春果第一枝”。市级
f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42家。启动“双十双百”工程。成立市“三农”服务中心,探索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7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建农村公路536公里,954的自然村用上自来水,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400个行政村安装了体育健身设施,新增沼气用户33万户,规范改造农村卫生室200所,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2家,市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十件实事全部落实。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深化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财税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组建鲁南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集体林权制度、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民营经济纳税额完成695亿元,增长299,占全市税收的7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5亿元,增长26。转变招商方式,积极开展定点招商。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项目113个,累计到位外来资金297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12个,是新上大项目最多的一年。引进SK能源、东洋制铁,实现了与世界500强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