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若能够把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入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节教学内容,教材上安排非常简单。但我觉得本节课的首要环节应该是让学生认识同类项,那么怎样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认识呢?我先创设了一个“整理讲桌”的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温习了日常生活中的分类问题。接着,我又考虑:如何把学生形成的感性认识继续下去并转入到对同类项的认识中呢?我采用投影出示“找朋友”的一个小游戏导入本节的第一个重点内容理解同类项。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在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时,让学生从具体的、简单的生活实例中提炼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思想。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网络环境和图形的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那么将能更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数学的难度,使新知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同时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大课堂容量。多媒体出示变式练习让学生得以迅速提高、拓展,使学生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最后的小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并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