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使用同伴教学法实践
马祖尔教授自1991年创立并逐步向全世界多所学校推广了同伴教学法。扬州大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也使用了同伴教学法,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富有成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1改变评价方式由于大学物理是大一下学期开设的,而大一的学生普遍公共课较多,学习负担较重,要他们自觉主动的转变学习方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辅以评价的刺激就很有必要了。经过实践,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平时成绩的具体构成如下:(1)内容综述:每次2个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讲述相关内容,占总成绩6。(2)研讨发言:主要针对课堂讨论、板演、发言等,占总成绩24。(3)自主学习:对于课程安排的学习内容,能按要求完成阅读,并提出问题,占总成绩10。期中不做测试,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在开学时要求学生研究一个和物理相关的实际应用,或者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在期中的时候交稿,占总成绩20。小论文的评分采取同伴互评
f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同伴互评占70,要求每个学生评4份,不能相互交换评分教师评价占30。期末考试安排在全部内容学习完成之后,时间2小时,占总成绩40。2转变题目类型同伴教学法重概念、轻计算。有些概念测试题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却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错误概念,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这就要求我们转变题目类型。要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概念错误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以等厚干涉中的一个题目为例:一柱面状平凹透镜放在一平玻璃片上,用单色平行光自上方垂直向下照射,观察柱面状平凹透镜和平玻璃片间空气薄膜的反射光干涉的等厚条纹。请分析干涉条纹的特点(形状、分布、级次高低)。这种题目的解答往往需要用物理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将数据代入公式。而以前学生普遍认为掌握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解题,学生一直在集中精力学习“处方”,或者是在教材中称为“解题策略”的东西,而不去考虑其中的物理概念。3引导学生参与(1)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扬州大学,大学物理课一般都是大班课,学生人数在70100之间不等。在大班课实行同伴教学法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每组大约6人。先组内讨论,提交答案,然后组间讨论,修改答案。对已经理解的问题,可以请学生作答,老师补充即可。
f对还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动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寻求答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