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24、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语音特征。25、调位: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26、重位:利用音强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27、时位: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28、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音联。29、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如把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他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方法。
f30、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31、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3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3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的现象。34、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5、连续变调: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36、语汇的任意性: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如汉语管某一种东西叫“书”(shu),英语管书叫“book”这都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37、语汇的理据性:指语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同源词如“帐”“涨”“胀”等与“张”不但语音近似,且意义有某种联系。复合词如汉语的“雨衣”是“下雨时穿的衣服”,英语的“rai
coat”就是“rai
”“coat”组合的意义。它们都是可以论证的。38、语汇的普遍性: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是所有的语言都具有的。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等,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39、语汇的民族性: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不同。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不同语言的词语不一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对象、范围、褒贬等方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