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袁胜群
[内容摘要]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识记、理解并运用词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工作经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建设有共同目标的学习群体,以增强词汇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情境先前经验学习任务学习群体词汇教学一、前言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也是语言交际不可缺少的一个先决条件。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vidWilki
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务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务。”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修建一座大厦,如果我们缺乏或没有建筑材料,即使我们有精心设计的图纸和熟练的建筑工人,也不可能把大厦建成。因此,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不掌握大量的词汇,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阅读、翻译等英语学习认知活动,也难以提高语言技能。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初中学生在毕业时应当学习和掌握2000个左右的单词。这样的要求同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相比有较大的提升,这一情况的出现既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同时,也对我们的英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词汇教学理应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样,建构主义也有着众多不同的派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对教育教学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和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不是一个外界环境绝对控制和主宰的活动,而是学生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来改变其内部认知结构,从平衡走向不平衡,再走向新的平衡,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认为,知识的建构既不是一成不变地与外部世界相连,也不完全是内部心理活动的结果,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互动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的结果,是社会因素与个人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