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1传统发展模式及其局限性
经济增长战略:一国以国民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水平的增长,或个人收入的增加为目标的经济战略。
11经济增长战略
111经济增长战略的贡献GDP的增长提高整个世界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使一些国家消除贫穷,提高收入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向更舒适发展112经济增长战略的缺陷贫富不均严重社会问题突出
1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使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目标实现的战略。12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贡献个人或社会福利的改善教育、健康、总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一个国家的自重与自爱意识的增强12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缺陷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遇到破坏自然资源日趋枯竭
13可持续发展战略
131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背景132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意义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211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忧患意识“和谐”与“中道”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绿色意识互动共济的人伦观
f212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斯密提出的“人口与经济增长的限度论”李嘉图的“资源相对稀缺论”穆勒的“静态经济论”18世纪末马尔萨斯的人口与生活资料关系理论《历史原理》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增加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前者以几何级数增长,后者
以算术级数增长。马尔萨斯就人口与生活资料关系的研究观点,被后人称之为“资源的绝对稀缺论”。
20世纪70年代以增长极限论为代表的悲观主义思潮。人类世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富裕中的贫困,环境的恶化、不断控制的城市扩张、、、、等等。这些难题的产生,是五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五种因素是: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和污染。它们最终限制了地球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围绕这五大因素,罗马俱乐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最后的讨论结果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梅多斯等人综合成名为《增长的极限》一书。
22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与演进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源于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环境和资源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人类开始用驻足全球的眼光看待环境问题,并对人类前途的问题展开了大论战。从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开始,经过增长有无极限的争论,到1972年第一次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们对环境的问题日益忧虑和关心。而从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Brow
)先生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问世,到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