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展水平的高低。()29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的目的就是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30教学原则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指导和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31说理教育法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32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33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34自我教育法是德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低年级学生不宜采用。()35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作用发挥。()
1
f36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37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范围。()38教学工作评价主要看学生在各种考试与测验中的得分高低来进行。()39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40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二、单项选择题(40题)
1“六艺”中的“乐”为()教育内容。A艺术B基础文化知识C文字D政治伦理2“六艺”中的“书”为()教育内容。A艺术B书法C文字D政治伦理3察举制始于()。A西汉B宋朝C魏晋南北朝D隋朝4九品中正制始于()。A西汉B宋朝C魏晋南北朝D隋朝5科举制始于()。A宋朝B魏晋南北朝C隋朝D清朝6按个体典型身心特点和主导活动,可将个体发展分为若干阶段,其中不正确的是()。A乳儿期(01岁)B婴儿期(13岁)C童年期(37岁)D成年期(2565岁)7()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A23岁B12岁C34岁D56岁8()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9()是个体半成熟、半幼稚的过渡时期。A青年初期B幼儿期C少年期D童年期10学生开始出现辨证思维的时期是()。A童年期B少年期C成年期D青年初期11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提出于()。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80年代中期C20世纪80年代末期D20世纪90年代初期12智育的核心内容是()。A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发展人的智能,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C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D培养从事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情感、态度13在教育史上最早倡导美育的学者是()。A(德)席勒B(中)蔡元培C(中)王国维D(美)杜威14下列关于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