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选择。a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5
fb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c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d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e便于模具加工制造。f对成型面积的影响。g对排气效果的影响。h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图32分模
4浇注系统设计
41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是一端与注射机喷嘴相接触,可看作是喷嘴的通道在模具中的延续,另一端与分流道相连的一段带有锥度的流动通道。形状结构如图3所示,其设计要点:
6
f图41主流道
a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可取2°6°,流道壁表面粗糙度取Ra063μm,且加工时应沿道轴向抛光。b主流道如端凹坑球面半径R2比注射机的、喷嘴球半径R1大12mm;球面凹坑深度35mm;主流道始端入口直径d比注射机的喷嘴孔直径大051mm;一般d255mm。c主流道末端呈圆无须过渡,圆角半径r13mm。d主流道长度L以小于60mm为佳,最长不宜超过95mm。e主流道常开设在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上;其材料常用T8A,热处理淬火后硬度5357HRC。
42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因为采用的有托唧咀,所以用定位圈配合固定在模具的面板上。定位圈也是标准件,外径为Φ100mm,内径Φ35mm。
7
f具体固定形式如图4所示:
图42衬套的固定
43分流道的设计
a分流道是脱浇板下水平的流道。为了便于加工及凝料脱模,分流道大多设置在分型面上,分流道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梯形U形半圆形及矩形等,工程设计中常采用梯形截面加工工艺性好,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流动阻力均不大,一般采用下面的经验公式可确定其截面尺寸:
B02654m4L
H2B3
(式1)
(式2)
式中
B—梯形大底边的宽度(mm)m—塑件的重量(g)L—分流道的长度(mm)H—梯形的高度(mm)
质量大约1005g,分流道的长度预计设计成66mm长,且有2个型腔,所以
B2026541005466475
8
取B为6mm
fH
2643
取H为4mm
根据实践经验,abs塑料分流道截面直径为4895。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截面直径为6mm,H4mm。梯形小底边宽度取8mm,其侧边与垂直于分型面的方向约成7°。另外由于使用了水口板(即我们所说的定模板和中间板之间再加的一块板),分流道必须做成梯形截面,便于分流道和主流道凝料脱模。
b分流道长度分流道要尽可能短,且少弯折,便于注射成型过程中最经济地使用原料和注射机的能耗,减少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