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324应急准备和预防
及时对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
接到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可能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
33报告制度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应当按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按规定报告。
33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报告
723
f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也可以直接向食品药品监管局或者省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
分页代码1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33下级向上级报告
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报告至省区、市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和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相关部门报告。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相关部门、事故发生地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823
f334责任报告单位1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及餐饮单位2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以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单位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4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335责任报告人1行使职责的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2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人员3消费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923
f336报告时限要求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
337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