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降,杨继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终于投降宋朝。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驻守于代州,并于雁门之战中将契丹击破。后来就有了一旦契丹见到杨继业的军旗,即立刻退兵的轰动名声。人们给杨继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北伐,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派杨业做潘美的副将。潘美、杨业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快就收复了四个州。但
f另外两路战斗不力,宋军败势已定,决定撤退。潘美、杨业一路人马同时还要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撤退到狼牙村时,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引住辽军主力,并且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监军王却说杨业惧怕敌人,迫使其出战。杨业明知必败,只得嘱托潘美派人接应,以挽回败势。
遭到辽军伏击后,杨业带兵且战且退,却不见有人接应。原来王怕杨业战胜抢攻,竟令潘美带援军撤离。听闻杨业失利后,竟命全军逃跑。杨业无力回天,全军覆没,自己身负十多处伤,被辽军施冷箭俘虏。辽将劝降,杨业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遂绝食三日而死,时年约59岁。
9、邓子龙:年过七十阵亡露粱海战
邓子龙,明代抗倭
名将,官至副总兵。一生征战,先后在福建抗击倭寇,在云南边境抗击缅甸侵略。万历二十六年,邓子龙领水军援朝抗日,与朝鲜统制使李舜臣为前锋,在釜山南海与日军激战。年过七十而勇气弥厉,直前奋击,杀敌无算,最终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
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并很快占领朝鲜全境,
f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明朝政府派出援兵进行干预,并将日军击退压缩在沿海一线。为了给日军致以沉重打击,明朝政府决定组建海军,并由已解甲归田的老将邓子龙出任明朝水师副总兵,率领中国水师援朝抗倭。在1598年11月18日至19日进行的决战露梁津大海战中,邓子龙督水军千人、战舰三艘,充当前锋,隐伏于露梁津海峡北侧。当日本援军进入伏击海域时,他迅猛出击,断敌退路。日军反扑,68岁的老将邓子龙亲率200名勇士跃上朝鲜战船,与日军拼搏,壮烈牺牲。
邓子龙戎马一生,文武双全,兼善书法、好吟咏,遗著有诗集《横戈集》、地理《风水说》、兵法《阵法直指》等。
10年过六旬大败法军,谅山取得大捷1885年1月底,法军主力7000余人在船头一带向广西边境大举进军。2月13日,法军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3日,守卫文渊的清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