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品
教
案
美化家园
【教学目标】
1.体验美好家园的好处,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愿意做好身边的整洁工作。2.知道丢垃圾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会分类扔垃圾。3.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扩展其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让学生初步知道垃圾应分类放置。难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身边的环境。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干净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经过打扫可以变成整洁的环境。脏乱的环境经过人们的打扫、整理变得干净了,可是那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呢?学生自由回答。2.播放视屏:垃圾处理。3.学生观看后可自由提问,例: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4.播放视屏资料:垃圾的危害。5.请学生自由谈谈观后感受。了解垃圾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6.小结:垃圾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还会影响环境卫生、造成水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7.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垃圾呢?(对垃圾进行分类)老师补充关于垃圾分类的小常识: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8.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发言。9.小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我们首先做到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如:尽量减少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能再次使用的物品,不要急于扔掉。其次,要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在有垃圾分类的地方,要按垃圾的类别进行分类丢放。
f精
品
教
案
10.合作交流:给垃圾找家(1)垃圾也有自己的家,垃圾的家在哪儿?怎么能让垃圾安全到家呢?大家讨论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书中实物图给垃圾找家。(3)全班交流答案。11.总结拓展:(1)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给垃圾分类的方法,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真正去做时会有哪些困难呢?(没有分类垃圾桶,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2)能再次使用的东西不要急于扔,想想能不能让它变成宝贝,这样不但可以对我们的环境进行保护,还可以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
【作业布置】
回家分类处理垃圾,并加工一个可利用的废物品。
【第二课时】
准备:1.课前加工一个可利用的废物品。2.调查:哪些物品可回收,哪些物品不可回收。3.通过查看相关书籍或通过问他人,明白理解环保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活动进程:(一)谈话引入。1.说说哪些物品可回收,哪些物品不可回收。2.视屏展示废物利用品,说说废物制品是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