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积极性B.国际形势紧张,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备战C.“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D.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解析“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左”倾错误进一步扩展到经济领域,导致工业总产值和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减。答案C7.2017杭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f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解析第1问较易解答,由图片中的“超英”“超美”可判断背景为“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2问从图表的时间和轻、重工业的比例变化,可知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则需结合时代背景来回答。答案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解析新中国在“一五”计划中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能源工业企
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答案B
f2.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A.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经济工作中存在着严重冒进倾向解析在“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下,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善,C项正确。答案C3.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4贫农、中农集体A.土地改革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91486195727973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解析注意时间1954~1957年,1956年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故集体占有土地的比重在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