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反应时减法反应时一.减法反应时的定义任务一与任务二只差一个要研究的环节,两反应时相减得到的结果即要研究的环节的反应时。二.应用举例1.心理旋转2.实验:图(略)3加法反应时(附加因素法)加法反应时(加法反应时附加因素法)首先,SSter
berg的实验图(略)
第三章心理物理法
1阈限及其操作定阈限及其操作定义阈限及其操作定操作定义:50%刺激系列,反应系列(一般,刺激系列(范)2三种心理物理法(古典)一化法(极限法)转折点:两次不同连续反应相应刺激的算术平均数。注:
fi起点随机ii渐增渐减随机p98书
二.恒定刺激法特点: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它是不变的找50%的点:一个刺激经常出现在感觉到和不感觉到的中间地带,即它能感觉到的次数仅是其全部长时次数的百分之几。当是50%时,即阈限位置。直线内插法:以刺激为横坐标,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纵轴50%处画水平线。对差别阈限:比较刺激为横坐标。对差别阈限,以判断次数%为纵坐标,“+”及画,“-”曲线2条。练习:1.标准刺激=100(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比例“-”比例85010909020809530701005050105703011080201159010DLuLuStDLlStLl3心理量表法心理量表法函数关系称名量表-学号顺序量表-第一名,第二名一.顺序量表eg高高质量的比较反映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但画不出图1.等级排列法(同时呈现刺激)理论上不能加减求平均。但马马虎虎在操作上可以使用2.对偶比较法单循环双循环(5队10场)(5队20场,分主客场)二.等距量表1.感觉等距法(通过把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2.差别阈限法(为了保持最小可觉差(主观增量恒定),比较刺激的物理强度也必须根据韦伯比例作相应增加。)三.比例量表。1.分段法。注:每个实验只选定一个比例进行比较。2.数量估计法。5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定律一.对数定律(费希约定律)
f韦伯定律K△II二.幂(指数)定律史蒂文斯:SbIa不管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依什么定律。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这是肯定的。
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学
1信号检测论信号检测论一.传统心理物理学的缺陷:感受性和被试反应的主观因素相混合。二.信号检测论的由来:在测定感受性上,把被试的主观态度区分开来。三.决策标准p114图四.术语先定概率:在呈现刺激钱,主试要先告诉被试SN和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