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教学设计(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节的探究活动。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设计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情感价值观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理解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时安排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2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即碳氧平衡。教学策略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资料一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氮气所占的容积比例虽很大,但由于它对人体既无用又无害,所以我们在讨论人体气体交换时可以不作考虑。附表如下。
气体成分氧气吸入气体20.960.0479呼出气体16.44.179.5肺泡气体14.35.680.1
二氧化碳等氮气
请同学们进行资料分析,空气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其中,教师故意设置了两个干扰项:呼出气体和肺泡气体两项为影响学生分析的干扰项,让学生略作思考便会发现吸入气体即是大气的成分,这样用排除法删繁就简就好分析了。通过上述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和感性经验,思考分析空气中氧的含量问题,让学生得出空气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的结论。再提出“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唤起学生意识到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存在着碳氧平衡的问题。另外,这里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圈的空气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这样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演示实验,2演示实验,观察思考
f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尤其是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太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然后等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左右时,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