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主备备课成员:乔建雄、主备魏群备课成员:乔建雄、景红霞教学内容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特征,知道蒸发与沸腾的异同和汽化、液化现像。课型:授课时间课型:探究课授课时间课时:授课班级:课时:2课时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像,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像。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像,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难点简析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难点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像。教学准备师:水槽、塑料口袋、冰棍、冷藏的苹果;酒精、计时表、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生:预习探究报告册。教学步骤43-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通过79页图43-1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1.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2.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3.设问: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再猜想原因。4.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板书: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学生活动观察现像(塑料袋在热水中胀起),猜想可能的原因。发现:塑料袋在冷水中变瘪。猜想原因。请部分学生参与,发现塑料袋内有酒精。并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在热水中时,酒精变成了气态,体积变大,所以塑料袋胀起;再冷水中,气态的酒精重新变为液态,体积变小,所以塑料袋瘪下去。听讲、记录。
f二、探究水的沸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探究水的沸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约分钟)能力。
教师活动1.提出问题:你烧过开水吗?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水的沸腾。(板书课题)2.设计实验。提问:大家准备怎样检验你们的猜想?教师引导,设计如图43-2:(1)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2)(指导学生阅读75页实验警钟:关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