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我国佛教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王苗王芝玉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1期
摘要: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它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不断的中国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景区的旅游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并且逐渐受到游客重视。日前,佛教旅游景区发展迅速,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的佛教徒人数位列世界第一,充满佛教文化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众多的信徒前去膜拜,同时也吸引了许多非信徒们前去参观体验。游客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需要精神上、制度上的旅游体验,那么佛教旅游景区就满足了佛教信徒的此类需求,同时能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然而,我国的佛教旅游业与其他国家的佛教旅游业相比仍有不足。本文针对佛教旅游开发的现状展开了分析,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规模和主题、经典案例、问题及原因、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分析方面进行分析我国佛教旅游景点。
关键词:佛教景区旅游文化旅游现状游客需求
一、我国佛教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佛教旅游产业仍停留在初级开发阶段,主要凭借佛教仪式、佛教场所、佛教圣地、寺庙、灵塔等资源作为开发载体,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呈现给游客。多数游客的旅游方式类似于参观文化古迹,观看庙里和尚念经做法事,却远远无法体会到佛家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见,目前的佛教旅游对佛教文化的深入挖掘,无论在力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不够。
政府在规划佛教资源时思路过于传统,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挖掘出吸引眼球的创新点。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仍以门票经济和烧香经济为经营主线,致使各地的佛教旅游景点千篇一律,无非是参观庙宇和烧香拜佛,很难找出新意或特色。
1旅游人数众多。资料显示,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宗教旅游就成为了一种参与人数众多的专项旅游活动。参与宗教旅游的游客中,非信徒游客占绝大多数,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1997年无锡灵山大佛落成开光,近十万名信徒游客参加仪式;普陀山景区20年以来游客接待量超过百万人次;布达拉宫自从2001年以来每年接待的游客量都超过30万人。
2活动内容多样。由于市场需求的细分化,我国宗教旅游项目的开发经营从形式到内容都出现了巨大变化,宗教旅游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宗教圣地朝拜游。参加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