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理高考命题改革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导向作用
以上海市地理高考为例
上海市格致中学吴照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由试点到全面推广,高中地理教与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在高考这柄高悬在头顶的“利剑”作用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毒瘤”还难以彻底铲除,地理高考命题的改革无疑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以为,地理高考命题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考与不考不一样,高考时是否选考地理决定了地理教与学的态度,决定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第二,考什么,决定了地理教与学的重点内容,这要求高考命题者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确定高中地理教学核心内容。第三,怎么考,决定了地理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地理高考应该对地理教与学具有导向作用。本文通过解析近年来上海市地理高考试题的变化,探究地理高考命题改革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导向作用。导向之一:关注“自主学习”区域地理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虽然以系统地理内容为主,但是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传统的八股式的区域地理教学,缺少对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地理教学无法穷尽所有区域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完成区域地理学习能力的迁移。因此,无论是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还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都把区域地理的“自主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上海市高考命题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区域地理的导向作用,在2004年的试题中率先以“冰岛”为自主学习区域地理对象进行命题,以“阅读材料”、“地图”、“统计资料”等形式为考生提供冰岛的有关信息资料(见图1)并精心设计有关考题(详见2004年上海高考试卷第4648题),这开辟了高中试卷中自主学习区域地理的先河,接着在2005年和2006年的高考试卷中又分别以“台湾”(详见2005年上海高考试卷第3133题)“甘肃”、(详见2006年上海高考试卷第5052题)作为自主学习区域地理考试内容。连续三年的自主学习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引导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导向之二:关注地理“研究性学习”
1图1“冰岛”区域地理自主学习
f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式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方式”(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全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但是,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