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必须详细了解其咨询过程澄清问题的性质。六、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七、不恰当提问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八、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
1
f有意义。(6)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九、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4.不以指责性、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十、会谈的种类1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病史,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2鉴别性会谈:通过会谈和观察确定使用说明测验和鉴别措施3治疗性会谈:即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4咨询性会谈:会谈涉及的往往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当患者或当事人发生意外时,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以帮助的情况,都列入这一类会谈。十一、心理测验:如何选用量表:(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2)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如,使用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以便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为了探索求助者行为倾向而是用16PF(3)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如SCL90、SAS、SDS、MMPI)。选用何种量表并说明理由:量表选择的原则:须有指向性1如果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