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作者:苏红杏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24期
现代的教育理论提倡的是终身学习,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在课堂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课堂上的和谐统一主要是依靠师生、生生互动来实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学生学习并不是自发,而是多数处于被动,具体表现为:在少数教师强调“师道尊严”的权威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不敢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瞎捣鼓的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错过主动参与的机会,更是违背了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许多教师除了“满堂灌”之外,也苦于找不到其他有效的途径。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个性发展都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基于以上因素,针对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自主学习信心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这要求教师都要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建立教与学的平等关系,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立足于竞争社会的必备技能。其次,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磨砺学生自主学习意志。比如通过讲述中外古今的名人自学成才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树立好榜样。
二、创造条件、提供自主学习环境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是受制于外界环境。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离不开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自主学习环境。
1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并且渴望表自己,教师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意识,尽量引导,课堂氛围须融入进取、和谐、民主的氛围,积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并且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长辈,绝知此事要躬行,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弯路中、在苦头中获得知识。此时教师要适当激励学生,从语言、方式上创设激励氛围,让学生“乐学”,自主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2创设自主学习情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