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生的虚无,对丑恶缺乏更深刻的思考”。他以为,那种否定与批判“缺乏力量”。邵牧君对作品的总体评价是:真实的,但是浅薄的;真诚的,但是邪恶的。因为弥漫其中的是实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
王朔的同龄人赞同他对社会与现实的认识,并且无法抵御由此受到的“心灵冲击力”。“你注意到吗”“作品强调的是现在和自我,在嘲笑一切的时候也嘲笑自己”,而读者从这些“浪子”身上惊讶于社会变动的实际情况。
不同年龄层对生活的观察和作品价值的认识往往存在差异。分头举行的两个研讨会为此提供了又一“旁证”。崔嵬和他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崇尚理想,寻求或发掘生活中的美并且加以升华,偏爱王朔作品的年轻一辈却着意表现对现实的困惑与迷惘,如正在筹拍又一部王朔影片的张暖昕说:“他们把对生活的感受不加掩饰地展示,没有提出答案”。记者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青年导演夏钢的话给人以希望。他说“只要充分对话,彼此可以了解,毕竟我们追求的都是真诚与美好”。
一笔过去的遗产和一种眼前的现象同时摆在面前时,人们怎样去估量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第4页共7页
fhttpbbszikao5com我自考网整理
北影厂长宋崇称崔嵬的艺术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可惜艺术资料库里积存原本不多,现在的人研究外来理论而较少顾及自己的“宝藏”。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奚姗姗为此表示忧虑:借鉴西方电影理论固然能开拓思路,但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近年来是否受到冷落有人说,蜂拥而上的王朔电影或许会从银幕上匆匆掠过。这预测有待于“验证”。这里且不论影片的优劣,但不妨从他作品的出现及电影的一拥而上想一想,这种现象的本身给我们什么样的提示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第5页共7页
fhttpbbszikao5com我自考网整理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第6页共7页
fhttpbbszikao5com我自考网整理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第7页共7页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