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的国际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马庆斌20101126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需缺口逐步扩大。按照2010年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245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万公顷、每套70平米计算,一年内也仅能建成350万套,要完成6390万套的总需求,要183年。由此看来,我国建设保障性住房任重道远。很多国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结合本国的特点,进行了许多有效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供需缺口,国际经验,政策启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保障性住房供需缺口逐步扩大。按照2010年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245万公顷、每套70平米计算,一年内也仅能建成350万套,要完成6390万套的总需求,要183年。由此看来,我国建设保障性住房任重道远。很多国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结合本国的特点,进行了许多有效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一、保障性住房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政府介入,市场主导美国政府介入房地产市场较早,但没有采取直接干预的形式,而是在美国:政府介入,市场主导美国政府介入房地产市场较早,但没有采取直接干预的形式,保证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间接的调控手段,保障政策实施的高效率。保证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间接的调控手段,保障政策实施的高效率。
1构建公私结合的住房金融保障和抵押贷款保险体系。为实现“人人享有体面的住宅”的目标,美国采取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租金控制、住房资助券等多样化措施,其中,金融支持在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32年和1934年,美国先后成立了“联邦住宅银行抵押贷款系统”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向公共住房开发商和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低息贷款和提供贷款保险,彻底改变了完全由地方私人金融机构垄断住房贷款市场格局。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对私人金融机构进行补贴计划,扶植和鼓励私人金
f融机构向公共住房开发商提供低息贷款。完善的住房金融保障体系和抵押贷款体系,吸引了大量房地产开发商从事公共住宅项目开发,公共住房供应量增加,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制定和修订住房保障法规。在不同时期,根据居民居住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颁布相应的住房保障法律,通过法律强制达到住房保障目的。1934年,美国通过《国家住房法》,并依法成立“联邦住宅管理局”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后者在《国家住房法》规定的条款内,实施抵押贷款保险职能。1937年,美国通过《公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