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摘要《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笔者提出了通过对实验教材、两性实验开发、增加实训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将本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改革0引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综合性强实用性强是设计机械零、部件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机械零、部件几何参数的精度对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使得这门课程本身具有涉及到的标准多、术语多、概念抽象的特点。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必须精心安排课程实验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将本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1现状及教改的目的11现状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课程实验是理解、掌握、贯通课程知识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综合性人才。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在工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必须不断改革、完
f善课程实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实践教学观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简单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从实验目的到数据结果分析学生都按老师的引领在同一条路上走完全程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阻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新时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一个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全程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12教改的目的①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基本技能和实验的基本理论。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钻研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教改的主要内容21编写新的实验教材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必须精心安排课程实验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将本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提高动
f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编写实验指导书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