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等着心声的交流。尽管你的嗓子吊得很好,观众却莫名其妙,不到终场便溜得差不多。但也不会全部溜光,总有一些同行与票友坐在前排为你欢呼,他们不是听唱,而是看功夫。不肯流俗,有所追求的歌唱家往往更容易因此而受到迷惑。练嗓子是为了唱歌,为了表达心声时得心应手婉转自如。如果把技巧抽出来加以研究,它们就会变成没有生命的工具。工具当然不可缺少,而且要考究齐全,但是不要去分谁优谁劣、土货洋货。因为技巧一旦进入创作以后它本身应该隐而不见,所见所闻只是作者的心潮起伏。这话并非是否定技巧,而是强调方法和内容的吻合,创作总是先有内容才去寻找恰当的表现方法。我们常常责怪自己的创作方法太陈旧,倒不如责怪自己的思想太落后。没有独特的见解就没有独特的方法。刻意追求技法,技法就会变成戏法。戏法也可以娱人耳目,但是很难使人动情、奋起与沉思。小说是一种无声的歌,很多人在唱,在听,在研究。各种认真严肃的研究都有好处,最大的好处不在于提倡和推广某种唱腔,而在于用各种优美的唱腔唱出人生的歌、真情的歌、诚挚的歌。16.下列关于本文对“技法”的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技法是写小说的基本功,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来提高。B.好的技法能表现作者的心声,而本身在作品中隐而不见。C.技法是没有生命的工具,但是不可缺少。D.恰当的技法不同于戏法之处在于容易使人感动、沉思。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提高小说写作的技法,在勤奋写作之外,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形成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第7页共13页
fB.对技法有所追求的作者常常会因为批评家的鼓励而超越普通读者的需求,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C.对小说的研究要认真严肃,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小说的创作,用适当的技法更好地表现人生。这是本文的结论。D.本文谈小说的创作,探讨小说内容和表现方法的关系,用读者熟知的唱歌来打比方,深入浅出,令人信服。18.本文第二段对小说创作的哪两种倾向提出了批评这两种倾向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19.在本文看来,写小说和唱歌有哪些共通之处请分条概括。分)(6乙、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外科学家裘法祖袭法祖(19142008),浙江杭州人。1933年,母亲死于阑尾炎,裘法祖立志要做一名医生,解除千万个母亲的病痛。18岁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预科,他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度过,被同学们戏称为“图书馆长”。193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