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设置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的核心是对于业绩的进行考核,所以绩效考核的周期是基于业绩形成的周期来确定的。但在实际的考核工作中,仅仅以业绩形成的周期来设定考核周期是不现实的。考核周期过长,不但不能过程监督和及时奖惩,而且会产生近因效应,管理者就会只对近几个月的业绩和员工的行为产生深刻印象,导致考核结果不能反映整个考核周期的业绩。绩效考核周期过短,导致考核成本过大,对于一些跨周期才能完成的业绩无法考核,耗时费力不讨好。设置绩效考核周期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累积法、等同法和拆分发。累积法是把若干个业绩周期累积在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进行考核,比如对于一个司机的考核,一个出车任务短则几十分钟,长则几天,但我们不能这么短时间就考核一次,我们必须累积法来考核他,并且选择自然周期的月度、季度来设置考核周期。等同法就是业绩周期和考核周期相一致。举个例子,就如我们老家种冬小麦,国庆节左右播种,5月份收获,那么对播种小麦的农民而言,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就应当是7个月。同理对于种玉米的农民考核周期就是5个月。拆分法就是把一个业绩周期拆分为若干个有明确节点的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是基于任务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独立、可识别、可衡量、可评价的节点目标,即阶段性成果。比如我过去服务过的一家企业是生产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发一个风机就可以分为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样机组装、安装调试、技术改进、大批量生产等几个节点。那么对于一个公司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究竟怎么设置绩效考核周期呢。我觉得要树立分类管控的思想,按照各岗位的特点,灵活运用累积法、等同法和拆分发来设置绩效考核周期。一是对于职能序列员工的考核,虽然工作有制度依据,但工作结果却难以量化,所以考核的重点在于对完成工作过程中行为的考核,而不是对结果的苦苦追寻。在考核中要缩短考核周期,采用行为考核法,随时监控,及时记录,一般宜采用月度加年度的考核方式。二是对于管理序列员工的考核,其实就是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团队的业绩完成和管理状况进行评估的过程,由于这些管理人员要对公司战略的实施负主要责任,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成果,考核周期应当适当延长到半年到一年。三是对生产序列员工的考核。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比较短,一个批次的产品也许只要几天到一周就可以完成,考核的关键点在于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等,考核周期适宜于缩短到周、半个月或月度,这样有利于及时奖励和成本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