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而国内商业银行该指标的平均值为10226:1,是外资银行的26倍;由此可见,外资银行单位交易额的创利能力远高于国内商业银行。3、中间业务定价不规范银行中间业务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中,对中间业务收费定位不准。为争夺客户,有的银行少收费或不收费,甚至有的或明或暗进行“倒贴”,这种无序竞争的结果挫伤了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既损害了银行自身利益,又导致了银行收费的杂乱,目前,在缺乏收费依据和收费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费难”和“难收费”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的不明晰也给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4、营销策略不当缺乏拓展业务的积极性股改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一直由国家控股的,长期受传统信贷管理体制的影响,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市场调研,对客户的真正需求、潜在需求的研究、论证工作不够深入和透彻,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对业务的营销也相对滞后,全行系统的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常常不能配合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只重视推出新产品,营销工作却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银行干部职工还停留在对银行利润的低水平认识上,没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缺乏拓展业务创新产品的积极性;由于客户习惯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对中间业务了解很少,认识不足这就需要银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利用一切手段,运用各种宣传工具来扩大影响。5、分业经营的制约
3
f金融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种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只能经营支付、代理、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证券类和融资类等品种的中间业务难以得到开发,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展更是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国家的宏观金融管理政策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定,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拓空间。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的严格分业经营,使银行无法设计和开发出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难以提高业务的集约水平和档次,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分业经营方面有所松动,但仍是分业经营的模式,开拓中间业务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国外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非利息收入是承诺性或有资产负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随着我国信用程度的提高、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防风险的需要,开办上述业务的条件逐步成熟,因此有赖于国家松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