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市的行政地域:
解放后太原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两次调整,直到1997年5月8日形成了今天6区3县1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的格局。截至2009年,太原共有50个街道办事处、61个建制镇、22个建制乡、570个社区居委会和93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地处建设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规划中太原市城区的范围是太原二环高速路以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合并晋中市榆次区的趋势。由于太原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外移。
f太原市行政地域划分表:
二、太原市的实体地域:
城市建成区:中国的城市并不是地理学上的城市化区域,而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管辖以一个集中连片或者若干个分散的城市化区域为中心,大量非城市化区域围绕的大区域。所以市的面积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区域即地理学意义上城市的面积。中国统计部门用建成区来反映一个市的城市化区域的大小。具体指一个市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的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域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从广义上讲,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建成或正在建成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是城市建设发展在地域分
f布上的客观反映。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到近郊区内、但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中国的城市建成区一般不包括市区内面积较大的农田和不适宜建设的地段。太原市城市建成区规划控制范围:太原市中心城区的规划控制范围涉及尖草坪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晋源区的主城发展区,北至柏板乡界西乡界杨兴河,东至太原东环铁路太原与晋中市界,南至清徐县界太长高速太原西南环线铁路太原与晋中市界,西至汾河西北环高速公路铁路大运高速公路西山山脚,总面积61353平方公里。太原市城市建成区用地现状:2005年,中心城区控制范围内现状农用地26497公顷,其中:耕地18658公顷,林地3443公顷,牧草地633公顷,园地3304公顷,其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