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2、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用数学语言条理的表达能力;学习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学习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导学方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本内容,解答《导学案》中自主测评的相关习题。二、课堂导学: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思考:(1)它们各自有哪些特?(2)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3)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选择合理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呢?2、出示任务,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119~120页有关内容,尝试解答下面问题: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有哪些特点?2、在教材例6中,思考:(1)“最多”“中间”“平均”分别指什么?(2)如何理解“较高的销售目标”?(3)如何理解“一半左右”?(4)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为什么?3、学习教材例6后,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合作探究:探究:《导学案》P174页难点探究第1、2题三、展示反馈:任务1、2口答;任务3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演示;四、学习小结:1、平均数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度量值;但它的主要特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2、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它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偏差较大时,可选用中位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3、众数是一组数据的峰值,它是一种位置代表值,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但它的缺点是具有不唯一性,对于一组数据可能有一个众数,两个众数或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1
f4、实际问题中要恰当的选择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作为解决问题的代表;五、达标检测:1、课本练习题;2、《导学案》第175页基础巩固1、2题;课后练习:1、必做题:习题201第1、2、3;2、选做题:《导学案》第175页能力提升3、4题;第176页拓展创新第5题;
板书设计:2012中位数和众数(2)1、平均数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度量值;但它的主要特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2、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它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