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与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进行连接。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倾角为45o~60o(优先采用45o),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
3、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应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
4、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5、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三只旋转扣件紧固。五、脚手片与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脚手架脚手片应每步满铺。2、脚手片应垂直墙面横向铺设。脚手片应满铺到位,不留空位。3、脚手片应采用18铅丝双股并联4角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脚手片破损时应及时更换。4、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安全网应采用18铅丝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5、脚手架外侧每步设180mm挡脚板(杆),在高06m与12m处各设一道同材质的防护栏杆。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应按脚手架外侧防护做法。6、平屋面脚手架外立杆应高于檐口上皮12m坡屋面脚手架外立杆应高于檐口上皮15m六、架体与建筑物拉结应符合下列规定:
f1、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有加强措施。当连墙件位于立杆步距的12附近时,须予以调整。
2、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固定措施。连墙件宜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3、连墙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4、连墙杆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向下斜连接,不应采用向上斜连接。5、连墙件间距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水平方向不应大于3跨,垂直方向不应大于3步,也不应大于4米(架体高度在50m以上时不应大于2步)。连墙件在建筑物转角1m以内和顶部800mm以内应加密。6、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或2步;7、脚手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8、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连墙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9、因施工需要需拆除原连墙件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措施,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10、架体高度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f七、架体内封闭应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