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芽加快生长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24.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膜两侧暂时性的电位变化是A.膜外由正变为负,膜内由负变为正B.膜外由负变为正,膜内由正变为负C.膜外由正变为负,膜内由正变为负D.膜外由负变为正,膜内由负变为正25.神经元之间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细胞内液
26.激素调节在维持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情形中激素分泌量的变化,正确的是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27.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A.脊髓B.下丘脑D.垂体
C.小脑
f28.当某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抗体29.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30.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弃耕的农田总能演替成森林C.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一般比次生演替短D.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1.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A.称为初级消费者C.只能获得植食性动物同化的少部分能量32.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B.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C.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D.控制人口增长,防止环境污染
B.属于第二营养级D.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3.艾滋病是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B.HIV侵人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C.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D.多种病原体的严重感染是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34.下列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有关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fA.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35.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各项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存在错误的是
实验名称ABCD还原糖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叶绿体中色素r